Search


【心率命定說】

今天拿到出版社剛寄來的三本《心跳率,你最好的運動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心率命定說】

今天拿到出版社剛寄來的三本《心跳率,你最好的運動教練》(Heart Rate Trainning),雖然審訂時就來回讀過幾次,但剛拿到書還是很興奮地重讀比較有興趣的章節,下面這張安靜心率的曲線圖每次都會吸引我的目光。安靜心率是每天剛起床時坐在床上量得的每分鐘心跳次數(不能躺著量,因為躺姿的心率比站姿少10~12bpm)。

安靜心率是人處在最平靜的情況下所量得的心跳數。我想,如果禪修的境界可以量化成某個數據的話,絕對非安靜心率莫屬了!

書中的這張圖是根據一位長跑選手一整個月的安靜心率所繪製成的。每次經過高強度或長距離訓練後隔天的安靜心率都會拉高。這項資訊對運動員幫助很大,因為如果這位選手知道他狀況最佳的安靜心率是51bpm(beat per minute),如果某天早晨起床後的安靜心率提高到59bpm(例如圖中的第22天),那他就可以確定自己的體力尚未完全恢復,不但可以藉此確認身體恢復的狀況,也可以即時調整訓練內容以避免過度訓練。

「最大心率不會因為鍛鍊而改變,但卻會隨著年紀而下降」這項事實總是會讓我連想到另一種關於「心率的命定說」:每個人一生的心跳總數是固定的,用完就代表生命走到盡頭了!先不論這種說法的可信度,思考起來倒很有趣。一月底太太臨盆前幾個小時,護士在她的肚子上裝了感測器,隨時監控寶寶的心跳,除非太太在陣痛,不然寶寶的平均心率大都落在120~140bpm之間。

心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變慢,到了十四歲以後的心率就跟成人很接近了。成人的心率高低跟心臟大小和身材高低有關……人類一生的心率平均下來是72bpm(平均每天跳103,680下),為了計算人類平均一生的心跳總數,我們以去年(2014年)九月發佈的「國人平均壽命統計表」來看,全國平均壽命為79.12歲(其中男性為75.96歲、女性82.47歲)。我們就以每分鐘72 下心跳與79.12年的壽命來算:

★國人平均1年的總心跳數是:37,843,200下(72bpm×365天×24小時×60分鐘)
★79.12年下來平均每位國人的心跳總數為:2,994,153,984下(79.12年×37,843,200下),也就是「三十億下」左右。

我們假設心率命定說是對的(當然無法驗證),也就心跳從出生就從2,994,153,984開始遞減,跳完就沒了!那就會產生一個有趣的命題:「常拿心臟來操的運動員不就比較短命?」

這個命題多次出現在我的腦海中,最近心率錶用得勤,剛好又收到《心跳率》這本書,有股衝動要把這種「心率命定說」用數字整理出來後……,用數據證明一下耐力運動員的壽命比較長還是比較短!

我們以訓練最嚴苛的職業馬拉松選手為例,他/她們平均一週的訓練時數為35小時,每天訓練5小時左右:

★假設訓練時的平均心率為172bpm
★每分鐘比平均值高出100下(172-72bpm)
★5小時(300分鐘)的心跳總數就比平常多出了30,000下,看起來好像很可怕,五個小時就比平常多用掉了30,000下的quota!

但當我們把運動科學家歸納的結論:「安靜心率卻會因為有氧訓練而下降」考慮進來,就變得有趣了。以二〇〇〇年雪梨奧運的馬拉松金牌得主高橋尚子小姐為例,他的安靜心率只有35bpm,她平常休息或從事靜態活動時的心率大概平均在42bpm左右,一天當中剩下二十個小時的心率都是處在低檔狀態,跟一般人相比她每分鐘都少用了30下的quota(72-42bpm),這20個小時(1200分鐘)總共節省了36000下(30×1200),以如高的訓練量來估,每天還可以比平常人多節省了6000下心跳,算起來運動員還是賺得比較多。高橋尚子小姐實際節省的天數如下:

★每天總共替心臟省下:6,000下心跳
★每年總共省下:2,190,000下心跳
★一年省下來的心跳數可以夠她再用21天(2,190,000÷103,680),也就是說訓練十年下來,高橋尚子小姐可以多活210天!!

上面還是以最嚴苛的職對運動員為例,若以我的安靜心率52bpm和每天的訓練時數來說,剛好處於中庸之道,沒操太多,但安靜心率的確掉到比一般人少了二十下。所以只要持續訓練的話一年可以省下70天,每多訓練十年就可以多活700天啊!!

這種無法經實驗證實的推導結論,不知道是否會讓更多原本對耐力運動抱持觀望態度的人,開始想要買隻心率錶來進行有氧訓練呢?


Tags:

About author
徐國峰近年作品 《鐵人三項入門》 (2010,臉譜出版) 《先秦儒家水意像析論》 (2011,花木蘭出版) 《在水裡自由練功》 (2012,臉譜出版)。 《挑戰自我的鐵人三項訓練書》 (2014,臉譜出版) 《鐵人三項自主訓練攻略》 (2014,臉譜出版,與羅譽寅合著) 《全方位的馬拉松科學化訓練》 (2015,遠流出版,與羅譽寅合著) 《跑者都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》 (2016年,臉譜出版,與莊茗傑合著) 《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》 (2019年,臉譜出版) 譯作: 《跑步該怎麼跑》 (2011,臉譜出版) 《跑步,該怎麼跑:實戰操練手冊(附DVD)》 (2011,臉譜出版) 《更快更安全的赤腳跑步法》 (2013,臉譜出版) 《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》 (2014,遠流出版) 《羅曼諾夫博士的姿勢跑法》 (2015,臉譜出版,與莊茗傑合譯)
此專頁只是個人閱讀、研究、訓練、課程與心得分享,不提供諮詢服務。
View all posts